作家專欄吳東龍的東京大人味觀察

以設計為核心,學習、觀察、書寫、出版與從事設計工作。 2006年起於華文地區出版《設計東京》系列,現為作家、書籍編輯、視覺設計師與專業講師,亦從事展覽、書系與講堂規劃等工作,更參與廣播「建築美樂地/遇見設計」單元錄製,於台 · 港 · 中參與講座及主持活動逾百場。文字、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媒體與出版。近期出版《100?東京大人味發見》。

展覽發見|塩田千春展:顫抖的靈魂

發表時間:2019-12-01 點閱:2309

2019年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在東京六本木〈森美術館〉的展覽「塩田千春展:魂がふるえる(顫抖的靈魂)」(-10.27)已突破60萬的參觀人次,打破2004年草間彌生在此舉辦的「KUSAMATRIX」53萬人次的觀展紀錄,且將在日本展覽結束後進行世界巡展。

在8月時候我排隊去看這個展,很久沒見著這樣可觀的人潮,長長地人龍隊伍從2F售票口蔓延到室外的旋轉樓梯上並緩步前進。當時對塩田千春並不熟悉的我心想,身旁的這些人是基於什麼原因來看展呢?是對她作品的喜愛?抑或對藝術家的熟悉?還是純粹氛圍太過迷人?特別是那些繁複的紅線所編織出立體又抽象的展覽風景。

 

 

這條線連起了2017年7月我造訪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〉時的記憶。當時一樓有件作品是〈Flow of life〉,130張病床從地面相連鋪排到空中,而連接這些病床的是流動著血色液體的透明軟管,十分令人震撼卻不會是看了感到舒服的作品。這正是塩田千春的作品,據說那年她的癌症復發,正全力透過藝術作品留下生命的紀錄。

 

 

1972年出生於大阪的塩田千春,家裡是製作裝魚的木箱工廠,製作過程使用了大量的機器,塩田因為不想成為機器那樣工作,因此以創作的形式走向藝術家之路。在學時在平面的藝術創作中遇到瓶頸,她開始以不同形式進行創作,她曾在澳洲交換學生時期創作出將釉藥灑在自己身上與畫布上的「Become Painting」(1994),試圖將自己成為畫作的一部分。她於京都精華大學畢業後,於1996年前往德國,過程中與行為藝術家marina abramovic學習,歷經一連串可說是藝術家養成的創作歷程,也誕生了行為藝術的影像作品,「Bathroom」(1999)這支黑白影片便將自己浸入泥水並不斷以泥澆灌,這影片也在場中播放十分震撼。

 

 

活躍於德國柏林的塩田,在2015年代表日本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日本館展出,用紅色細線、五萬把鑰匙還有兩艘船打造名為〈手中的鑰匙〉的作品,其中鑰匙代表打開一扇門的機會,充滿了未知。(草間彌生則是在1993年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。)

 

 

此次的這個展覽由森美術館副館長片岡真實策展,可以說是歷年來最大規模的展覽。展中大量用線編織著捕捉著一種情緒、記憶與氛圍,展覽會場分成四大展區,約120件作品。從一開始的「不確定的旅行」(不確かな旅)用大量象徵血液與人際的紅線編織著記憶與未知;「在沈默中」(静けさのなかで)用黑線網羅無聲焦黑的鋼琴,是從兒時鄰居家失火的記憶為靈感;新作「離開我的身體」羅織抗癌治療過程裡破碎的身體與之間的連結;以建築眼睛般的大量窗戶,來劃分內外空間的《內と外》,形塑看得見與看不見得阻隔;最後持續震動的440個行李箱《集積—目的地を求めて》(尋找目的地),讓我們在展覽結束前,帶著顫抖的靈魂開始思考之後的未來人生。

「記憶、不安、夢、沈默」這些情緒總是一再出現在塩田千春的作品當中,她總藉由作品探討深刻的生死、存在、變化,以及看似不存在中的曾經存在。倘若沒有經歷面臨死亡、再度面臨死亡而想透過作品為自己的存在創作,這些柔軟的紅、黑色線或許不會如此強韌而承載著如此撼動人們、擁有抽象又具象的動人力量。

 

 

森美術館:
https://www.mori.art.museum/jp/exhibitions/shiotachiharu/